在新巨石部落這樣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城池面前,再勉強維持男子漢的尊嚴和勇士的矜驕已經(jīng)沒有任何意義。
強的死忠粉“監(jiān)工”最先倒戈,繼他之后,其他勇士爭先恐后變節(jié),最后就連強——這些勇士曾經(jīng)擁護的對象,也漲紅著臉請求留下。
尤南同意了他們的請求。
鑒于這些人從前沒少作威作福,他將他們集中安置在騰空的庫房中,嚴令要求他們不得騷擾原來的親友,并給出一個月的試用期,即在這一個月內(nèi),他們須得通過考察才能留下,若沒能通過考察將會被逐出部落。
解決了原巨石部落殘余勢力,新巨石部落徹底安穩(wěn)下來。
經(jīng)過商榷,風允婼和小圓臉帶著各自的十來個勇士出發(fā)前往大熊部落,尤南則留守城池,暫時監(jiān)督管理新巨石部落的生產(chǎn)生活工作。
就現(xiàn)有的各項工作而言,煉鐵無疑是重中之重。
尤南拿到的煉鐵法為百煉鋼法。
提起百煉剛法,就不得不說到原世界早期的煉鋼工藝。
那個時候人們常采用耐火粘土燒制成耐火磚,搭建高爐,以木炭做燃料,在高爐中將高品位鐵礦石燒制成海綿狀的固體,得到塊煉鐵,也就是熟鐵。
由于塊煉鐵含炭量低,且含有較多雜質(zhì),質(zhì)地疏松脆軟,無法使用,人們再將塊煉鐵加熱吸碳和鍛打除雜,使其硬度提升得到鋼,這種鋼叫做塊煉鐵滲碳鋼,性能可與青銅相比,可以使用,但質(zhì)量依然不夠好。
到了西漢中期,有工匠在此基礎(chǔ)上發(fā)明了百煉剛法,即不斷重復(fù)塊煉鐵加熱吸碳和鍛打除雜這一步驟,讓鋼變得更加堅硬,組織成分更加均勻,雜質(zhì)含量更少,從而提高鋼的質(zhì)量。
有建造陶窖、磚瓦窖、水泥窖的經(jīng)驗在,建造煉鐵爐并不困難,再加上巨石山上儲存的都是高品位的赤鐵礦,整個煉鐵的過程還算順利,風允婼和小圓臉離開部落沒幾天,第一批鐵制品出爐,主要包含斧頭、鋸子、鐵錘等物件。
鐵制品面世后,新巨石部落成員震驚不已。
雖然他們之中大部分人早就使用過鐵器,但那是輔導(dǎo)員提供的,他們一直將之奉為神器,并認為那是神靈才配擁有的法寶,因此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親手打造出跟神器一樣堅硬、鋒利、耐用的寶貝。
短暫的欣喜之后,他們又開始思考,鐵具有可塑性,他們是不是能用鐵替代生活中的某些工具?
比如用鐵刀替換骨刀和石刀?那他們在切分肉類的時候豈非更加輕松了?
用鐵刺替代木刺和骨刺?他們面對野獸時的戰(zhàn)斗力豈非能大幅度提升?
煉鐵組提出了這個假想。
尤南在沙地上畫出諸如菜刀、鋤頭、鐮刀、長矛槍等物品的簡筆圖,煉鐵組以這些簡筆圖為基礎(chǔ)進行嘗試,果然制造了好些方便實用的工具,并在尤南的許可下將之投入使用,全部落斗志昂揚。
……
大熊自發(fā)起交易大會之后,借助貿(mào)易互通的紅利一躍成為中原地區(qū)最強大的部落,對外部人口的吸引力激增,不過幾年時間,人口已經(jīng)在從前的基礎(chǔ)上翻了兩番,達到三千余數(shù)。
人口增加,勞動力增加,部落整體實力隨之提升,從大的方面來說當然是好事,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凸顯,其中最棘手的就是居住問題。
風允婼和小圓臉帶隊抵達大熊領(lǐng)地的時候,大熊族長猛正在神廟中禱告,禱告的內(nèi)容正跟昨晚部落中的一起爭執(zhí)有關(guān)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